大众电动车上市「便宜电动汽车」
大众电动汽车转型的速度有多快?中国市场已经拥有5款MEB纯电平台出品的ID.系列纯电车型,ID.3、ID.4和ID.6,分别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国产。很快,由大众控股的江淮大众也将展现其全新的规划,从而完成在这个全球最大市场的布局。
不同于ID.4和ID.6都有双车型,分别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国产,大众ID.纯电的全球首发车型ID.3仅由上汽大众国产,这一入门级车型日前公布了补贴后的正式售价为15.9888万元至17.3888万元,刷新了行业的认知。
一辆只售卖16万元的大众品牌电动汽车,我们应该清楚其配置将无法自主品牌车型竞争。在我们的印象中,同等售价的车型,跨国品牌在配置上和质感上都落后于自主品牌,而这个情况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是广大用户可以忍受的,毕竟品牌影响力在那里摆着。
只是,在电动智能汽车市场,跨国车企的品牌影响力和和情怀都已经江河日下,从酷炫的造型、智能车载系统到自动驾驶辅助系统,同样刚刚进场的跨国车企,已经没有领先的优势,仅仅只剩下一个车壳和历史辉煌可以说道说道。
对于跨国车企而言,电动智能汽车也是全新的,全新的平台、全新的制造工厂和全新的零部件供应链,让其同样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。大众全球首发的ID.3在交付之初,就遭遇了各种想像不到的问题,要知道这是一家产销量全球第一的跨国车企。
中国自主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先入为主,从汽车品质、智能功能,到售前售后服务,让中国市场的用户对电动智能汽车拥有最为挑剔的标准,而这也将成为跨国车企电动汽车的严峻挑战。
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
中国自主品牌在此次此刻的集体向上,正是以更高的性价比、更实在的产品配置和更接地气的服务获得了用户的认可,再加上跨国车企在产品质量上频发的缺陷,也让部分用户开始觉醒,放弃跨国品牌。
中国自主车企成为电动智能汽车的领军人物,当用户接触到智能、配置和服务都上乘的自主品牌之时,在同等售价之下,跨国车企那些全新的电动智能汽车就显得过于入门级而低端。
用户可以为一辆配置更加丰富、级别更高的自主车型,放弃相同售价,配置更低的跨国品牌车型;用户却再也无法接受一辆塑料感满满、毫无智能可玩性的跨国品牌纯电车型。
当这一辆10万元级别的ID.3正式上市,或许会有很多用户感叹终于有一款买得起的跨国品牌纯电车型,然而现实却会打破用户的这一美梦,与中国市场主流的电动智能汽车相比,这一辆ID.3显得落后于时代的发展。
跨国车企曾经用一款款全球战略车型占领了中国市场,而品牌影响之下,用户也能接受那些低廉的做工和缺少的配置,毕竟一辆亲朋好友喊得出名字的车型,也就够了。
在电动智能汽车市场,跨国车企的车型从命名到造型都是全新的,对于市场而言都是同样的陌生,为何不对自己好一些,选择一辆让自己的移动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的车型和品牌?
电动汽车让跨国品牌打造的铜墙铁壁不断瓦解,而用户也将恍然大悟,自己是否应该由汽车本身出发,而不是被品牌,甚至是一辆车型的名字所绑架,这一点觉醒在电动智能汽车时代显得更加强烈。
这是中国自主品牌崛起的时代,是自主品牌自身的能力,更是中国汽车用户自身的成长,一切再也回不去了,这个事情与大众ID.3无关。
——— END ———
各位同学对今天的主题有什么看法呢?
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